另外,據有關數據顯示,日本的靈芝研究已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作為靈芝主產國的中國與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也說明我國的靈芝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靈芝起源于中國泰山,是與大熊貓、和田玉等齊名的中國特產,但是我國的靈芝產業始終“大而不強”。本應成為世界靈芝的領航者,現在反而成了追趕者,要想扭轉這一尷尬局面,必須做大做強我國的靈芝產業。如何做?我們或許可以在同仁堂、一味成方、壽仙谷等品牌的產業化發展上得到一些啟示。
一、品牌化發展
品牌是品質的代名詞,也是競爭力的核心,中國靈芝行業不管是自己的健康發展還是未來走向國際,都必須以品牌為載體。
產品品質的良莠不齊,品牌意識欠缺,品牌發展的土壤貧瘠是造成我國靈芝產業“大而不強”的主要因素。靈芝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藥用歷史,但如今靈芝和靈芝孢子粉屢屢陷入假冒偽劣的漩渦,人們也總是將靈芝的價格作為選擇的標準,歸根結底是人們品牌意識的欠缺。沒有品牌的約束力,利益追逐之間各種突破底線的事情就不難想象了。越來越多的投機者投身這個行業,卻沒帶來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7年壽仙谷在上交所A股上市
反觀,像同仁堂、一味成方、壽仙谷、仙芝樓等這些靈芝品牌運作的佼佼者,在做大做強自身的同時,還制定了行業和品質的標準。有了這些品牌的標準,人們選擇時不是考慮哪里的靈芝孢子粉好,而是哪個品牌的靈芝孢子粉好了,最終帶動的是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2017年度中國靈芝十大品牌評選”,同仁堂和仙芝樓位居前二,出人意料的是,作為上市公司的壽仙谷反而沉寂。2019年僅有十余年發展歷程的一味成方獲得了“2019營養健康消費誠信企業”稱號。
二、基地化、全產業鏈運營
以品牌化發展,就要以品質為依托,對品質負責,才是對品牌負責。仙芝樓堅持從源頭做起,從基地選址、靈芝種植、生產檢測、產品追溯等進行全方面的完善,形成了一條全方位可追溯的有機靈芝產業鏈。

來源可追溯、全程可檢測,品質才有保障,這樣的運營模式值得整個靈芝行業學習、借鑒。
三、以創新驅動發展
靈芝作為中華傳統中藥材,也需要“與時俱進”。品牌發展中更離不開創新的力量,堅持創新才能永葆競爭力。
自壽仙谷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和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2018年,公司研發經費增長明顯,驅動創新良性發展,全年研發支出3366.69萬元,同比增長60.55%。

一味成方在堅持中華正宗泰山赤靈芝的基礎上,聯合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優化改良泰山野生靈芝菌種,以達到靈芝的功效作用最大化。
仙芝樓也十分注重創新,與海內外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與科研院所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圍繞靈芝的功效與作用科技攻關。
創新驅動于品牌來說,是長遠發展之計,于行業來說,則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要想聞名世界,發揚中華國藥靈芝的千古美名,首先要做的就是強大自己。在如今我國靈芝行業品牌化意識極其薄弱的情況下,一方面需要借鑒這些知名靈芝品牌的發展經驗,以產品品質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從政策制度上杜絕無品牌靈芝孢子粉的肆意“擴張”,雙管齊下,改變我國靈芝產業“大而不強”的現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