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靈芝-泰山采芝節路線巡禮之古槐路

  專家觀點     |      2020-07-07 08:19:30

每年5月是椴木靈芝菌棒到了下地入土的季節。到6月中下旬的時候,靈芝娃娃就會開傘了,屆時正好“接待”參加泰山采芝節的各方貴賓。

今年的泰山采芝節將從基地設施、路線規劃、特色美食、服務接待等方面全新升級,時間規劃更加合理自由,路線也可隨心制定,以期給參加泰山采芝節的朋友們全新感受和美好體驗。

自古泰山地下多玉,地上多芝。除此之外,泰山最不缺的還有美景和美食。靈芝、玉石、美景、美食這都是泰山采芝節的可選內容。在泰山采芝節還未到來之際,尹濤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泰山的美景和美食。今天我們來到了距離泰山靈芝基地不遠處的古槐路。

古槐路所在的馬套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石頭村石頭砌的房子、石頭鋪的路。

古槐路因其一棵700多年的古槐樹而得名,元至正年間,任氏居民遷居于此,漸成規模,植下此槐樹為紀,世代培護。



 

古槐路更應該被看做一條特色文明街,兩側石墻上的巨幅壁畫歌頌著社會主義農村的燦爛場景和農民的光輝形象。


 

 

民俗農耕文化展示墻陳列的是上世紀的多樣農具,無不反映出當時農民的聰明才智和時代的古樸作風。


 
去年采芝節精彩瞬間
 

馬套村的村支部也在這條路上,現在發揮村支部功能的同時,也被改造成了社會主義的陳列館。毛主席的雕塑和畫像、14寸黑白電視機、古樸的鐘表、收音機等。




 

隔壁是黨員活動中心,正對屋門的墻壁上掛著毛主席、馬克思、恩格斯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畫像,左手邊數面黨旗映襯在木板凳的后面,威嚴莊重。從場景布置來看,入黨宣誓等儀式都是在這里舉行。

去年采芝節精彩瞬間
 

跨過一個竹橋,來到木匠家里,件件生活物件將當時的生活演繹的歷歷在目,雖有幾分清貧,但溫馨和睦。


 

出來后不遠是當時的鐵匠家,鐵匠家生活更加富足,精致的榻椅,絲綢的鋪蓋等,與木匠家的簡單擺設陳列形成鮮明對比。


 

觀賞著滿墻的壁畫,路的盡頭就是那棵古槐樹了。

路不長,但內涵豐富,發人深省。對于70后,或許能勾起些許回憶,但對于90后、00后來說,這就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古槐路離泰山靈芝基地不遠,驅車15分鐘左右,下個月來參加泰山采芝節的朋友都可以來這里看看。

泰山采芝節,我們不見不散!